1月19日,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浙江蘭溪永鑫火腿食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簽約儀式在金華舉行,標志著“金華火腿”商標回歸金華。
金華市領導趙光君、尹學群、黃錦朝、陶誠華、張偉亞、邵國強,省商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波,以及浙商食品集團、浙江國大集團有關負責人參加簽約儀式。
提起火腿,人們總會將它和金華聯系在一起。金華火腿和西湖龍井、紹興老酒并列為譽滿全球的浙江“三寶”。作為金華地區的傳統名產,金華火腿始于唐而盛于宋,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
據初步統計,目前金華有火腿加工企業73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加工量約500萬條,實現年銷售額約25億元。

圖片由金字火腿提供
“金華火腿”作為浙江老字號品牌的杰出代表,曾被列為皇室貢品,并斬獲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金獎等多個國際獎項。“金華火腿”名聲顯赫,但是直到1979年,隸屬于金華地區的浦江縣食品公司才將其注冊為商標。由于歷史的原因,“金華火腿”商標歸屬省食品公司下屬企業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金華的眾多生產廠家使用“金華火腿”商標,就得向省公司繳付商標使用費。之后,有的企業分別開始注冊自己的商標,許多生產商在產品上標注“ⅹⅹ(商標)金華火腿”。雙方還為此對簿公堂。
“金華企業生產的金華火腿,不能隨便使用‘金華火腿’商標,這曾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會長馬曉鐘對此印象深刻.
為解決商標使用這一矛盾,2007年,“金華市金華火腿”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商標廣告監管處處長李振綱說,這個證明商標被核準后,與原有的“金華火腿”商標,實際上處于“平行”狀態。只是,這個證明商標,對于使用商標的企業有地域范圍、生產工藝、原材料的特定要求。
在此之前的2002年,金華人試圖通過原產地的方法保護,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提出了申請。該局2003年批準了“金華火腿”作為原產地產品保護的申請。
這些年,金華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金華火腿”商標和金華火腿產業十分關注,多年來均有議案、提案,有力地促進了金華火腿行業的發展。

圖片由金字火腿提供
本次與金華市服投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后,金華市服投公司將獲得“金華火腿”商標權利人——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100%的股權。這意味著“金華火腿”實現了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商品商標“三合一”,為這一歷史經典產業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據金華市領導介紹,下一步,金華將把火腿加工業作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點,推進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形成品牌和質量、規模和效益、文化和科研、傳統與創新并重的產業格局,不斷做大做強“金華火腿”產業。
張波說,金華火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黨委政府歷來非常重視這一傳統品牌的傳承與發展,省食品公司上世紀50年代就成立了第一家國有火腿企業,制訂生產規范流程,招收培養專業工匠,在其后的幾十年里為金華火腿的工藝傳承和品牌發展作出了貢獻。
如今,“金華火腿”商標回到它的發源地,有利于這一行業“金名片”發揮更大價值。衷心祝愿“金華火腿”商標回到金華后,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金華火腿行業發展越來越好。

中國火腿博覽館(圖片由金字火腿提供)
對于“金華火腿”商標的回歸,金華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吳遠龍一個勁地叫好。“商標之爭持續了幾十年,這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后遺癥。雖然我們一直在用,但總感覺名不正言不順,理不壯氣不直。”吳遠龍說,隨著這塊商標的回家,對金華火腿產業的發展,必將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
“金華火腿商標回到金華,對我們火腿人來說是一件喜事,希望未來這塊金字招牌能越擦越亮。”金華火腿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