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記者表示自己是一家醫療企業,想購買一個第10類“丁真”商標,該負責人表示丁真全網有50個億的曝光,注冊“丁真”商標他是“留著將來用,目前誰要就看對方出的價格”。最后該負責人開出了“行情價”:“24小時內,價格是18.8萬。”隨后他解釋:“丁真曝光一直在持續中,如果他今天抖音又出一個爆炸新聞,這個價我也不賣了。”
華為核心芯片被合作方搶注,引發爭議和官司;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傍名牌;突然爆紅的少年丁真遭遇商標搶注者“哄搶”近期,商標領域新聞履上熱搜,一波又一波的“搭便車”、“傍名牌”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
12月5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國商標申請量為756.8萬件,商標注冊量為464.5萬件。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有效注冊商標量為2918.2萬件,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然而,在飆升的商標數量背后,商標惡意搶注和囤積商標問題由來已久,難以根治,近年愈演愈烈。
今年9月,少林寺申請注冊666個商標,其中還含有涉酒類商標,引發對商標審核標準不一的擔憂。今日頭條狀告“今日油條”侵權,華為核心芯片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注,引發一場持續數年的商標爭奪戰,其背后是眾多企業的共同之痛,即商標遭遇花式搭便車搶注,屢見不鮮已成頑疾。
近段時間,突然爆紅的少年丁真、馬保國,網絡熱詞“耗子尾汁”,被商標搶注者集中“哄搶”,注冊申請達到數百件。澎湃新聞暗訪發現,在商標申請跟風網紅、熱詞的亂象背后,炒賣商標同樣“暗流涌動”,湖南一家申請“丁真”商標的公司,商標證還沒下來,便開價18.8萬元;鄭州一家公司,也僅是剛申請了“耗子尾汁”商標,就表示可以1萬元/年的價格授權使用。
商標是用的不是炒的,國知局部署嚴打惡意搶注。“當下呈現的商標搶注、囤積亂象,已與商標的本來意義背道而馳。”相關知識產權專家告訴記者,“商標注冊是來用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是新商標法確立的方向,“商標的價值在于使用,應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
知識產權專家們認為,大量有爭議商標流入市場,也給商業秩序帶來不利影響,乃至引發社會問題。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發表評論文章稱,商標審核部門須把好商標“準入關”,商標審查方式、審查標準應該更統一,避免隨意化、主觀化、模糊化;具體的審查流程也要更規范、標準、透明。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認真落實新修訂的《商標法》及《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制定有關審查審理規程,出臺《關于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的審查操作指南》,進一步細化商標法第四條“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具體適用情形和認定因素,在審查階段有效打擊惡意注冊、囤積商標等各類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注冊申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