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沒有知識產權的創新等于零”已成為社會共識,“知識產權”這四個字已上升到了國家高度。隨著王老吉加多寶等事件之后,當知識產權越來越被重視之時,仍然有大牌企業要替“知識產權意識不強”的歷史埋單。
昨日,昆明中院知識產權庭開庭審理了一起案件。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港云銅”)狀告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求撤銷對方認定的云南省著名商標:某一類別的“云銅”商標。作為第三人出庭、也是商標大戰的主角之一,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銅股份”)表示:對方存在惡意搶注,謀取暴利,濫用訴權。同時表示,香港云銅的企業名稱已侵害了云銅集團公司的名稱字號權。
記者了解到,這家香港云銅公司,早在2008年開始,就對“云銅”商標進行全類別注冊,待云銅股份發現時也開始注冊,然而只注冊下來8個類別……
香港云銅:
一個沒有權屬的商標被認定為“著名商標”
根據香港云銅的官網簡介,該公司是2009年1月在香港正式掛牌成立的綜合性國際公司。該公司的“云銅”品牌也已在國內外市場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和卓越的影響力。但對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公司官網并未介紹。
香港云銅訴稱,該公司為“投資回報云南”,成立了“投資云南委員會”。于2015年2月9日在云南登記注冊了“香港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昆明代表處”做投資的前期準備工作。同年4月13日,該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請:撤銷云銅股份第40類商標。原因是云銅股份連續三年不使用該商標,任何人可以申請撤銷。
國家商標局受理后,支持了香港云銅的申請,于2015年12月28日作出了撤銷該商標的決定。云銅股份不服,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而該委員會經過評審,認定云銅股份沒有使用該商標,于2016年10月20日作出決定書,正式撤銷了該商標。
香港云銅表示,在本案商標撤銷過程中,云銅股份違法制作了資料和虛假使用證據申報給云南省工商局。后云南省工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對云銅股份的第40類商標為云南著名商標的認定公示。
隨后,香港云銅2次書面向云南省工商局提出了異議,但未得到答復。為此,香港云銅認為,云南省工商局認定云銅股份“云銅”第40類商標為“云南省著名商標”,侵害了自己的權益。香港云銅將云南省工商局訴至法院,同時將云銅股份作為第三人告上了法庭,要求判定行政不作為成立,同時判令云南省工商局撤銷該認定。
另一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云銅股份正向北京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商標總局撤銷“云銅”商標的行為違法。
云南省工商局:
原告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 且已超過時效
法庭上,云南省工商局的代理人認為,本案為行政訴訟,但首先香港云銅不具備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并非本案適格的原告。在該行政行為中,原告并非行政相對人,而且原告也并無任何證據證明,該行為已經或可能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原告也并非利害關系人。
另外,云南省工商局依照相關辦法規定,認定云銅股份的第40類“云銅”商標為“云南省著名商標”,該行政行為合法,程序合法。而且云南省工商局已經對原告香港云銅提出的異議進行了調查審核,確實履行了法定職責。
香港云銅以云銅股份連續三年不使用“云銅”第40類商標為由,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撤銷商標的申請。但該案目前仍在訴訟中,被申請商標在作出最終撤銷決定前,該商標依然是合法有效的注冊商標,因此,原告香港云銅提出的異議理由不成立。對于原告的異議申請,云南省工商局已調查核實。
同時,省工商局的代理人認為,知識產權糾紛的訴訟時效為6個月,但香港云銅在公示“云南省著名商標”后1年多才提起訴訟,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云銅股份:
對方存在惡意搶注,訴訟牟利
公開資料顯示,云南銅業股份為云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前身為云南冶煉廠,成立于1958年,1998年改制為股份制上市公司,更名為“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生產高純陰極銅、電工用銅線坯、工業硫酸、金錠、銀錠等主產品。
對于這起官司,云銅股份的代理人認為,云南省工商局認定云銅股份持有的“云銅”商標為“云南省著名商標”的行為合法有效。而且云銅股份的“云銅”商標早在2012年就被認定為“昆明市知名商標”。
同時,云銅股份也認為,香港云銅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應裁定駁回。香港云銅是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的公司,其并未持有任何“云銅”商標,因此,該認定并未侵害原告公司的任何權益。相反,香港云銅的企業名稱中含有“云銅集團”字號已侵害了云銅集團公司的名稱字號權,屬于不正當競爭,應停止繼續使用“云銅集團”的字號。
“對方公司實際上是惡意搶注商標,而且想以此牟利。”云銅股份代理人介紹,自2008年起,香港云銅和該公司股東的另一家公司云瑞之祥公司就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瘋狂全類別通過搶注“云銅”商標,并在報刊、互聯網上大肆宣揚叫賣,還在香港注冊了含有“云銅集團”字號的企業,據他們了解,香港云銅股東現在仍在北京等地大量注冊含有“云銅”的企業,目的就是要云銅股份和云銅集團向其購買“云銅”商標,以獲取高額收入。
雙方因為商標權糾紛,已經糾纏了近10年,香港云銅和云瑞之祥公司先后在北京、深圳、昆明等多地以侵權為由提起大量訴訟,企圖通過司法訴訟行為為其謀求不當利益,屬于濫用訴權,嚴重干擾了司法訴訟活動。
該案未當庭宣判。
新聞縱深
大牌央企仍然吃了
“沒有知識產權意識”的虧
記者了解到,香港云銅股東的另一家公司云瑞之祥公司之前就以與本案同樣的理由向法院提起過訴訟,經過西山法院一審昆明中院二審,均因為訴訟主體的問題而被駁回起訴。
事實上,雙方因為商標權糾紛,已經糾纏了近十年。早在2008年,云銅出現以鄒韶祿為首的腐敗窩案,整個企業大地震,正在管理混亂之時,香港云銅在香港注冊,并開始大量搶注商標。不能不說二者毫無關聯。
“之前只是想著云銅,就是企業的簡稱,完全沒有商標意識,就吃虧在當時企業沒有知識產權意識。”云銅股份代理人張亮這樣說。正如所言,哪怕如云銅股份這樣的大牌央企,仍然吃了“沒有知識產權意識”的虧。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曾說,今年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進步,取得長足發展。然而知識產權意識一直是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掣肘因素,許多工作初衷很好,只是因為我國知識產權意識不夠高,而不能取得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就著手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美貿易戰開始之后,“知識產權”這四個字已上升到了國家高度。民眾對我們的知識產權戰略值得更多地期待。
惡意搶注
嚴重擾亂了商標競爭秩序
這個夏天,跟隨法國隊奪冠的19歲小將姆巴佩徹底火了。正當姆巴佩在世界杯舞臺大放異彩的同時,也有人瞄準了其背后的商機——搶注商標。有媒體調查發現,世界杯期間,僅“姆巴佩”的注冊商標申請就多達142個。
惡意搶注品牌商標已經成為困擾眾多企業的問題,有的已經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程度。
2017年全國申請人商標申請量前100名榜單中,有近30名申請人為個體,且申請總量高居榜首的是叫侯豐羽的個體申請人,他在2017年一共申請了5767件商標,其商標申請量比排名第二位的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多出了近1000件,比騰訊多了近1500件。
商標惡意注冊已經成為一門生意,許多機構以此牟利。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宋健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商標申請成本過低。為了應對被搶注的危險,許多企業被迫開展防御性商標注冊,“結果導致了商標資源的極大浪費。”宋健說,“企業也增加了負擔,據說騰訊每年用于申請和維持商標的花費高達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