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近年來大力實施“商標富農工程”,深入推行“地理標志商標+協會(企業)+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發揮好地理標志商標資源和品牌優勢,在培育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精準扶貧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截至2017年底,該市已擁有地理標志商標注冊量35件(其中涉農商標34件),總量居全省首位。
六安市是傳統農業大市,農副產品資源非常豐富。早在2002年,該市就注冊了首件地理標志商標“六安瓜片”。為了做好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工作,六安市近年來積極建立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申報協同機制,按照“一村一特色、一鄉多品牌、縣縣有體系”的要求,加強農業、地方志辦公室、工商質監、科技等各部門的合作,發掘地理標志歷史文化底蘊的內涵,積極搜集整理地理標志資料,建立起地理標志商標培育發展項目庫,其中包括30種中藥材、16種農產品。該市還制定了各縣區“十三五”地理標志商標培育發展計劃并逐年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有序申報、培育地理標志商標。
“在獲得地理標志商標后,如何管理好商標、保持好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和品質,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六安市工商質監局負責人程剛告訴記者。一方面,該市制定各個地理標志商標產品的統一管理細則,實行標準化運作,保證了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加大地理標志商標保護的力度,嚴厲查處侵犯地理標志商標權益違法行為,通過二維碼、商標防偽標識等各種現代化手段對產品進行甄別,為地理標志商標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六安市成立了地理標志商標方面的行業協會達18個、其他群團組織有6個,有力促進了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管理和精準扶貧工作。以霍山黃芽為例,自從十年前注冊使用“霍山黃芽”地理標志商標以來,該茶葉的價格從每斤平均30元至40元,升至目前每斤均價300元至400元,茶農戶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以上,茶葉收入已占山區農民收入35%以上。 “地理標志商標培育起來后,產業得到發展,農民也得到了實惠。農民群眾在脫貧致富的同時,也越來越意識到地理標志商標保護、培育的重要性。 ”程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