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給許多家庭帶來悲痛,給經濟社會帶來損失的時候,竟然有人把“新冠”叫“福星”,還準備推出“新冠福星”藥品,讓消費者買“新冠良茶”飲料、喝“封城”啤酒。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透露,目前已有大量與“雷神山”“火神山”“新冠”相關的商標申請,甚至還有人申請“李文亮”商標。(3月2日《經濟日報》)
天津萬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一口氣在多個商標注冊領域申請了“封城”兩個字作為商標,準備用于酒類、啤酒和廣告營銷。
廈門市泰形美科技有限公司在三個商標領域申請了“新冠福星”商標。這些商標類別分別對應廣告營銷業、藥品和醫療器械類。
“惡意注冊疫情商標”,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中飲食品有限公司更是厲害,在多個商標領域一口氣申請了30多個商標,包括“新冠良茶”“防新冠”“新冠清”“新冠”“清冠良茶”等。除了這些帶有“新冠”和“封城”字眼的商標申請之外,更有人打起了利益的算盤,開始搶注“火神山”“雷神山”商標。
據報道,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疫情防控相關商標審查指導意見”,明確與疫情相關人員姓名、含疫情病毒名或疾病名的相關標志、疫情相關藥品標志、防護產品相關標志及其他疫情相關標志等商標的審查指導意見,表示將謝絕以病毒名、疾病名等與此次疫情防控相關名詞或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行為。
應該說,商標注冊管理部門的意見發布的很及時,我們必須給與點贊。但是,這種“惡意注冊疫情商標”的現象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對于“惡意注冊疫情商標”需要的不僅是婉言謝絕,更應該做的是嚴詞拒絕,更應該做的是掐滅某些人的“申請幻想”,假如給這些人留下了“幻想空間”,則依然會有人想辦法、走捷徑、鉆空子,奔走在“惡意注冊疫情商標”的道路上。
新冠肺炎是人類的一場災難。不是說“新冠”兩個字有問題,而是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待。比如,山東的“新冠高架橋”這是新冠肺炎發生之前的命名,和新冠肺炎沒有絲毫聯系,當然是可以的。比如還有的地方叫“新冠村”、“新冠鄉”,這都是沒有問題的,也和新冠病毒是沒有牽扯的。而這次出現的“惡意注冊疫情商標”則是性質不同的。
一個方面,這是唯利是圖的表現,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想依靠嘩眾取寵出位;一個是,這是往傷口上撒鹽的行為。新冠疫情是一場災難,豈能如此寒冷漠視,豈能拿來賺錢?即便是“雷神山”“火神山”,雖然沒有往傷口上撒鹽的性質,但是搶注也是不道德的事情。這其實還是商標注冊存在漏洞的問題,需要好好反思,商標注冊的“先到先得”的游戲規則是該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