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作為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品牌,不僅有著美好的記憶,更具有無形的文化價值。不過,近年來老字號打官司爭
老字號作為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品牌,不僅有著美好的記憶,更具有無形的文化價值。不過,近年來老字號打官司爭奪商標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話說在南京,有一種美食叫做“雞鳴”湯包,已經在南京有了較為悠久的歷史?!半u鳴”湯包最早來源于一家名為雞鳴酒家的飯店,后來酒家原址拆除后,其員工分別開了三家不同的雞鳴湯包店。
一個小疏忽,正牌貨差點成了假冒貨
話說2009年,其中一家雞鳴湯包店的合伙人張家軍申請注冊“雞鳴”商標,2010年12月成功拿到了商標。不過,當時注冊的商標分類是30類,主要用于預包裝食品,比如餃子、包子、春卷等食品商品。
但是,對應服務項目為餐廳、飯店等餐飲服務的第43類卻沒有注冊,這也為后來的商標糾紛,以及開加盟連鎖店埋下了隱患。
后來發現,43類的商標被蘇州一家企業注冊。
蘇州這家企業注冊“雞鳴”商標也很早,2002年就申請了“雞鳴”43類商標,形式為圖片加文字,并在2013年商標到期時進行了續展,使用的門店是當地著名小吃——雞鳴八寶粥。
不過,在2015年蘇州這家企業進行了商標轉讓,將“雞鳴”43類商標轉讓給南京某餐飲公司。
為了拿回“雞鳴”的第43類商標,雞鳴湯包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了撤三。商評委根據相關證據,作出了“雞鳴”43類商標無效的判決。
后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為,南京某餐飲公司以及蘇州企業所提供的證據并不能證明,2011年9月30日~2014年9月29日三年內,企業有在“餐廳、餐館、茶館”等服務內容上進行了“雞鳴”商標的商業使用。一審敗訴,南京某餐飲公司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最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南京某餐飲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
至此,雞鳴商標的糾紛落下帷幕。商標交易
簡單?商標注冊考驗的是全局觀
最近,小知查詢發現,南京“雞鳴湯包”重新申請注冊了“雞鳴”43類商標,已經通過審核,成功進行了注冊。從2009年開始注冊商標,到現在43類商標完成注冊,已經過去了將近10年的時間。
可見,商標注冊不得不謹慎為妙。當年自己埋下的坑,還需要自己來填。
雞鳴商標涉及30類和43類商標,30類屬于商品商標,43類是服務商標。商標類別的選擇,決定了商標權的范圍。大多數情況下,商標注冊需要對關聯的服務和內容進行多類別的保護。而且,我國的商標法規定三年未使用撤銷商標,其目的在于促使注冊人使用商標,避免商標資源的閑置浪費。
小知建議,企業在注冊商標時應當立足高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把商標有可能涉及到的類別都進行保護,全面有效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和不在乎,埋下未來的安全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