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在中國申請以她的名字注冊的商標獲得批準,竟然被美國媒體認為與特朗普決定放松對中國公司中興的制裁有關系,理由僅僅是特朗普5月13日在推特上首次做出針對中興的相關表示,而在那前后恰巧伊萬卡申請的商標注冊成功。

另外60名美國議員上周日寫信,要求調查特朗普家族在印尼參與的一個項目獲得一家中國企業的投資,是否也與特朗普表示讓中興恢復業務有關。
這些顯然是美國不喜歡特朗普的那些力量在故意找他的茬,在美國的環境中,這些指責未必能把特朗普怎么樣。但中國跟著躺槍了,我們的名譽受到損失,中興則可能成為實際受害者,它恢復從美國進口零部件或許要面臨更多周折。
中國相關政府機構按照法律程序批準伊萬卡注冊商標的申請、中國一家企業在印尼投資一個主題公園以及中國要求美國取消對中興的制裁,這些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把這幾件事搞成一件事,是需要很高想象力的,而這樣的想象力大概只有美國才有。
像中國這種權力脈絡很清晰、社會規模雖大但結構比較簡單的國家與美國打交道,難免經常吃虧。對我們來說,美國很像是一個大陷阱,來自那里的攻擊可謂防不勝防。與美國政府談成的事情,說不定就被美國的其他力量攪黃。美國的紅臉白臉是體制性的,很多時候它以一本正經的民主名義對外大耍流氓。
就像中興這件事,本來非常簡單,就是在中興是否按照雙方協議扣了35名員工獎金這件事上出現了分歧,美國商務部做出“封殺”中興的決定。所有分析人士都認為,美方這樣小題大做,實際是把中興當做了對華貿易戰的籌碼。更準確說,他們抓了中興這個“人質”。
如今中美就停止貿易戰達成框架協議,美方放了中興這個“人質”順理成章。在中國,人們對中美貿易停戰的歡迎是普遍的和真誠的。而美方那邊事情就要復雜多了。美國各個產業都歡迎中美協議,但美國政界和輿論界卻出現大量反對聲,它們尤其質疑恢復中興的業務,以此攪局。